动态消息
 

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6年第1、2期定稿会举行

 
文章来源:学报编辑部      作者: 玉璐      图片:     校对:廖洁玲     审核:覃凌波     终审:张震英     发布时间:2025-10-21
 

2025年10月21日(周二)下午15:00-18:30,《南宁师范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2026年第1、2期定稿会(编前会)在明秀校区鸿远楼306学报编辑部办公室举行,编辑部主任、哲社版执行主编张震英教授主持会议,主任助理、哲学社会科学版执行副主编玉璐副研究员,责任编辑刘兴禄教授、张明慧副研究员参会。

会议首先对近期哲学社会科学版的工作进行了讨论,通过了自2026年起增加英文长摘要、微调参考文献格式、邀请专家参加定稿会、标注栏目主持人姓名、增加外校校次、举办专题论坛和学术研讨会、调整“新时代教育理论与实践”栏目刊文倾向和数量、调整栏目排序、封二增设“南师学者”栏目等改进措施。

定稿会环节,各栏目责编分别介绍了待审议稿件的基本情况,与会人员逐篇审读了分属“非物质文化遗产”“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”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”“法治和国家治理现代化”“数字经济和技术治理”“新时代教育理论与实践”“新时代人文视野”7个栏目的39篇通过责编初审和专家外审的论文,经过充分的集体讨论,确定了拟用稿件、优先出版、推迟用稿和不录用稿件名单,最终“艺术乡建赋能乡村振兴:多民族非遗的视角”等11篇论文通过第1期审核,“滇西南民族春节传统的存续与重构——以德宏州傣族为中心”等11篇论文通过第2期审核,1-2期所有拟采用论文在定稿会后马上进入后续编校出版环节。会议强调了加强舆情风险防控和确保编校质量的重要性,要求在2026年第1期在11月20日前完成编校,2026年第2期在12月20日前完成编校,部分重点论文提前30天网络首发。

《南宁师范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2025年第1期定于1月1日正式出刊,2025年第2期定于3月1日正式出刊,敬请业界同仁、专家学者关注支持。


附录:

通过《南宁师范大学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2026年第1期定稿会论文题目


艺术乡建赋能乡村振兴:多民族非遗的视角;

“两创”视域下曲艺类非遗活化路径研究——以上海浦东说书为例;

兴边富民行动和边境县域共同富裕——基于广西兴边富民行动政策的经验证据;

交融共生视域下河西汉简所载汉匈经贸互动探究;

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南岭走廊非遗交融共享的动力因素研究;

边疆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价值意蕴、问题检视与突破;

黄河流域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;

通证金融及其对传统理论的挑战;

法币抵押型稳定币驱动DeFi与元宇宙发展的机制:基于合规性、技术协同与流动性的分析;

跨物种伦理的差异化建构——基于云南大理S村的田野调查;

当用户觉得AI有“意识”:编码-解码视角下的认知建构研究;

 

南宁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
地址:南宁市明秀东路175号
邮编:530001
备案号:桂ICP备05000947号



学报哲学
社会科学版